第十九届“挑战杯”决赛吸引超万名师生来宁 焦点速读


(资料图)

第十九届“挑战杯”决赛吸引超万名师生来宁

赛场播撒创新种子 场外对接成果转化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余梦迪

实习生黄佳琪

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再次点燃青春与创新的火花。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举行。这场盛会吸引全国472所高校、超万名师生及科技工作者来宁。赛场之内,一个个奇思妙想激烈碰撞;赛场之外,一场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新接力同步开启。

经过激烈角逐,清华大学获“挑战杯”,南京大学等56所高校获“优胜杯”;产生主体赛特等奖96个、一等奖187个、二等奖369个、三等奖993个及“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作品982件。

闪耀青年智慧,多领域创新成果“破茧而出”

“挑战杯”竞赛既是高校学子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示,也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各团队聚焦自己的科研领域,从社会真实需求出发,以扎实的研究、前沿的技术与跨学科的视野,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智慧担当。

既柔软灵活,又能保持高刚度,在狭小空间内来去自如,这是南京工程学院团队带来的一款超细长臂刚柔机器人。这款“能屈能伸”的机器人荣获主体赛特等奖。南京工程学院学生卢旭鸿介绍,他们在结构设计中创新引入一种三层柔索联动驱动结构,使它的刚度及承载能力较传统柔性臂提升数十倍,“它不仅具备柔性臂的柔软、灵活,还能搭载各种末端执行机构,进行深入检测运维作业。这个机器人已经在飞机检测、电缆沟巡检、氢储能罐内部焊缝检测等场景中试用,未来有望拓展至抢险救灾、智能家居等更多领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