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了环境 美了生活 西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走在拉萨南山公园,绿黄相间、溪流潺潺、一步一景。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见证了南山公园的变化,南山公园园区安全负责人——“80后”扎西曲培颇感骄傲:“我更热爱家乡了。”

在西藏,生态是发展的题中之义。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野生动物种群呈恢复性增长,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超过30万只,藏马鹿超过800头。

自治区大气、水、土壤各项指标表明,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资料图】

阿里——

最大价值在生态

近年来,阿里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成群的野驴沿道路两旁觅食,狮泉河镇街道干净整洁,温室大棚里蔬菜瓜果花卉长势喜人……一幕幕画面,折射出阿里地区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明阿里地区已经并将继续为美丽西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阿里地区于2020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自治区2018年至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

居住在狮泉河镇的居民加布说:“环境变干净、变美了,走在街上群众也不乱丢垃圾了。”

阿里地区持续构建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和生态富民先行地为核心的生态文明高地,努力争先锋、走前列,为西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阿里力量。

“近年来,阿里地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通过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蒲春炯表示。

山南——

美丽乡村处处见

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村庄、宜居的家园、幸福的笑脸……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在山南市徐徐展开。“现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郁郁葱葱,厕所也不再臭气熏天。”山南市隆子县加玉乡庞村村民白玛央金说。

近年来,山南市坚持领导力量再加强、工作机制再完善、工作举措再细化、工作成效再提升,在高质量完成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的基础上,接续推动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牧区人居环境稳步改善。

曲松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村庄公共环境整治2.11万余人次,定期开展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清淤疏浚工作,投入资金2600万余元在全县21个行政村建成生活垃圾收集池82个,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

措美县扎实开展全县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共梳理8项26个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累计投入资金7622.8万元用于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营造林“先造后补”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计划到2025年全面实现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目标。

林芝——

人与自然美美与共

漫步在林芝的尼洋河畔,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林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沿着乡村公路蜿蜒而上,便来到林芝市察隅县竹瓦根镇龙古村。“龙古村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推进耕地保护,遵循绿色优先,着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农牧经济。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到山上砍树生火,现在没人会去山上乱砍滥伐了。”察隅县竹瓦根镇龙古村党支部书记郑洛介绍说。

据悉,龙古村是察隅县生态宜居示范村。龙古村属于半农半牧的村庄,得益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村里实现了人畜分离,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绿植等1万余株。家里攒下来的瓶瓶罐罐还可以到村里的兑换超市兑换牙膏、纸巾等生活用品。

“这两年来,鲁霞沟旅游的游客非常多,森林里各类丰富的林下资源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实惠。”米林市丹娘乡鲁霞沟管护站生态护林员白玛次仁说,鲁霞沟群众仅靠采集松茸、蘑菇、蕨菜等林下资源就能获得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为了让绿色长存,西藏像白玛次仁这样的护林员有30万余名,他们认真细致地调查了解山情、林情和民情,全力守护高原这一方绿。“我们站是守护森林的第一站,这个口子必须守好,为了家乡的山和树,更为了子孙后代。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守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白玛次仁说。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