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飞 产业兴盛

近年来,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突出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挖掘特色资源,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由26名农牧民党员带头成立的强吉乡村旅游合作社,依托青稞酒文化,打造强钦庄园、强钦林卡、强钦酒庄“三位一体”休闲乡村旅游度假区,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富民之路。全村创办民宿37家,年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带动增收40余万元,带领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强吉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有知识有经验、群众信得过的管理能人和致富能手吸纳进党员队伍,让他们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实现了‘头雁带群雁’效应。”强吉村党支部书记嘎多说。

强吉村的发展蝶变是山南市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缩影。


【资料图】

自2022年以来,山南市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0条”具体措施,积极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大力开展“空壳村”清零行动、“薄弱村”提升行动,下派7000余名干部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从青年农牧民、致富带头人等群众中发展党员1220名,党员领办农牧民合作社500余个、创办致富项目800余个,构建起党员领跑、项目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桥头堡”。

在强吉村向北52公里的乃东区索珠乡种植基地,贝母、灵芝等药材长势喜人,群众在大棚和田间不停忙碌着,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索珠乡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自然优势。但受制于产业规模“小散弱”、缺乏核心带动力等因素,集体经济发展始终不温不火。

为解决这一问题,索珠乡探索成立乡村振兴党支部,下设高山畜牧养殖、藏药材种植、劳务输出、乡村旅游4个产业党支部,以“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各村入股、整乡推进,形成了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良好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

有了乡村振兴党支部这一“龙头”,索珠乡集体经济发展就有了“指南针”,群众也吃上了“产业饭”。

如今,索珠乡建立了以“藏药谷”为核心的“一园三基地”产业链,解决长期就业群众10人,季节性带动367名群众就业,实现增收89.4万元;依托高山畜牧养殖党小组,发展壮大六芽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母猪存栏830头、优质公猪存栏113头、仔猪存栏1000头;务工联队形成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培训、统一输出的“四统一”服务链,仅今年第一季度,就通过承包小型项目等方式带动群众务工3500人次,实现增收165万元。

索珠乡党委书记、乡村振兴党支部书记徐国茂说:“现在全乡有各类企业、合作社共28家,均由乡村振兴党支部统一经营、管理,直接带动213人实现稳定就业。下一步,将继续不断完善特色产业结构,创新模式、规范管理,提升发展质量,让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定盘星”。山南市在强化政治引领聚合力、夯实组织基础筑堡垒、打造过硬队伍强引擎、突出党建赋能提质效等多个方面统筹发力,依托基层网格设立党组织2198个,通过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带动年收入5万元和50万元以上的村(居)分别达到全市村(居)总数的74.8%和12.2%,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同样依托“党建+产业”的模式实现稳步发展的,还有措美县古堆乡的扎西松多村。

扎西松多村平均海拔4500米,草场面积广,具有发展牧业养殖的基础和优势。对此,扎西松多村党支部结合该村实际,反复协商、研判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最终确立了“千只绵羊繁殖基地”“百头牦牛繁育基地”的发展目标。

随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前往浪卡子县打隆镇、伦布雪乡等地学习“取经”,考察苏格绵羊、相达牦牛等优质畜牧品种的养殖和销售情况,并购入种羊、种牛,实施集体养殖,提升改善本地畜种品质。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发展,以扎西松多村为代表的“古堆绵羊”等畜产品渐渐小有名气。2022年,该村出售羊羔730只、成羊335只、成牛14头,为村集体创收70万元,其中,向全村群众分红30多万元。

集体产业的发展让群众的生活变了样。

扎西松多村群众曲吉卓嘎一家,以前只能靠丈夫一人外出务工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如今,她成了养殖基地的一名放牧员,每月可以拿到固定工资,年底还能拿到牲畜销售的分红,全年总收入达到6万元,日子越过越好。

曲吉卓嘎说:“党支部带头搞特色养殖,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成效非常显著。我们一家的收入渠道变多了,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后我要做好放牧员的工作,把牲畜养好,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山南市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还将在雅砻大地继续开花结果。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