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邓清明24年终圆梦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追便是24年。即使多次与梦想擦肩,依旧坚持不放弃。他就是邓清明,替补24年10个月,终于实现飞天梦,乘坐神舟十五号,于11月29日23时08分踏上“星辰大海”。


(资料图片)

11月29日11时,记者来到邓清明的老家——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东陂镇。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小镇却显得格外热闹。“邓清明,你是东陂人的骄傲。”红色横幅格外显眼,小镇上的人们都在为航天英雄邓清明而欢呼,“他为我们村争光啦!”“作为老乡,感到非常自豪!”“今晚一定守着电视机前看他圆梦太空!”……

24年追一个梦

航天梦一直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追逐。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8年,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这14人当中,就有邓清明,他也是截至2021年,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

但他从未想过放弃,24年来,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连续当了3次备份航天员,次次落空。有人为他感到遗憾,而他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心态转变,“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准备好”“宁可有备无用,绝不用而无备”。

解读成功的密码

邓清明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同时,也是这么勉励家人的。

在邓清明妹妹李赛英家中,记者见到了他的妹妹和弟弟等家人。提起哥哥,弟弟李清华最深的印象便是“他很坚韧!”李清华说,哥哥一次又一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完成心态“归零”的转变,这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他做到了,并且梦想成真了。

说着,李清华拿出哥哥邓清明写给他的家书,数百封泛黄的家书,依旧可见清晰的字迹。“天生我才必有用”“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那是因为你跪着”“人生就是不断地等待和坚持”……再读时,李清华依旧深受触动。

李清华告诉记者,哥哥入伍后,便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对家人的惦记,几乎每周都会写一封。在这些家书里,仅写给自己的便有百余封。如今细读起来,能清晰看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一直都是哥哥的人生姿态,而这种精神,也是他如今能圆梦的关键。

弟弟妹妹的坚强后盾

其实,在弟弟妹妹心中,邓清明始终让他们感觉非常贴心,一直是他们的榜样。

邓清明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他是老大,在弟弟妹妹眼中,他从小就特别会照顾人,砍柴、打水等重活累活都是抢着干,这让弟弟妹妹们都特别依赖他。

“特别是哥哥读高中时,13公里的上学路,每次都要走两三个小时。但一到周末,他都会回家干农活,就是为了让我们轻松点。”李赛英回忆道,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为了看一场电影,要走十多里的路,有一次自己跟着哥哥一起去看电影,结果没走多久就累了,哥哥便背着自己去,看完后又背着自己回来,而那时候的邓清明只有12岁左右,对待弟弟妹妹就格外贴心。

邓清明入伍后,时常寄钱回家给弟弟妹妹买文具。在弟弟妹妹心中,邓清明给自己一种长兄如父的感觉。虽然他从不曾责骂,但通过他的言行,能很快领悟到他是否真的生气或者失望。“记得那年我高考没考好,出去打工,回家正好碰到哥哥回来探亲,他就与我深聊,叫我不要放弃,他说,打工的机会随时有,高考的机会只有这几年。”正是在邓清明如慈父般的谆谆教导下,李清华不负所托,考取了大学。

不放弃是唯一秘诀

与邓清明长久保持书信往来的,还有他的老师罗震。由于两人年龄相差不大,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是亦师亦友了。对于邓清明,罗震的第一印象就是“不仅爱劳动,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罗震说,那时候,学生们都要扛柴火供给食堂做饭,同龄人扛60斤柴火已是极限,而他每次都能扛回80斤柴火,这都为他过硬的身体素质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上,邓清明也非常聪明。罗震说,课本上的知识点只要讲一遍,他就能记住,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招飞行员文化考试时,他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当邓清明被录取到空军航校后,就一直与罗震老师保持书信往来。在书信中,罗震对邓清明的经历也是十分清楚,知道他在训练期间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机遇,在理论考试、单飞等重要的考核中,他都是一次性通过,这为他成为航天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每一项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都是夜以继日的奋斗与努力。即使他三次当备份,都未圆梦,但他从未放弃,也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他看来,只是自己还不够优秀。作为他的老师,我感到非常骄傲!”看着邓清明和教练机合影照片,罗震激动地说,这次他终于可以踏入浩渺星河了!

“神州与苍穹同高天宫会日月争辉”。在邓清明妹妹家,记者看到了这幅邓清明亲手写下的书法,24年10个月的漫长积淀与等待,如今,终于直上浩瀚苍穹。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卜玉莹/文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