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处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利用不足,委员建议发布专项规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历史风貌区是上海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核心的存量空间资源。目前,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共有44处,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包括3075幢优秀历史建筑。王卫东等市政协委员调研后发现,目前历史风貌区的改造更新以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功能转换为主,大多局限于地面留存。由于建筑密度高、空间格局改造受限,特别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足,导致历史风貌区与中心城区的功能融合不够,滞后于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需求。

“历史风貌区的更新需注重与周边建筑及外部城市空间的整体融合,既要保持历史风貌,又要强化街区活力。”王卫东等委员说,地下空间开发一直是历史建筑立体空间拓展的短板,需要针对中心城区发展需求,形成地上与地下空间、功能及文脉相互融合的有机更新体系。

并且,由于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开发不足,导致轨道交通被割裂,不能互联互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效率和街区商业活力。委员们发现,以南京西路历史风貌区的张园为例,周边的地铁2、12、13号线车站现采用地面换乘方式,需出站经地面行走再入站换乘,效率低且严重影响地面交通。“如何通过地下空间的合理设置,缓解交通压力、合理组织引导人流并兼顾历史风貌区商业客流需求,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停车困难和交通安全也是困扰历史风貌区发展的问题。委员们调研后发现,地下空间的不足使得历史风貌区的停车尤为困难,机动车占用地面道路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堵塞生命通道,危及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需要通过地下停车库以及综合管廊、变电站、垃圾转运站、加压泵站、公厕等市政设施地下化,释放历史风貌区地面压力,提升环境品质。

委员们建议,加快地下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尽快发布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作为本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纲领性依据。在此基础上,编制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导则,协调其与风貌保护以及城市设计的关系,为科学统筹历史风貌区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提供指导。此外,加强对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功能的规划设计指引,推动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业的多功能融合,加强其与地上历史风貌文脉的连接,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有机共生。

针对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开发技术难度高等特点,委员们建议,建立相适应的政策机制,在严格做好历史建筑分级分类保护的同时,鼓励采用成熟、安全的历史建筑原位基础托换或移位后复位的方式,实现历史风貌地下空间的保护性、相融性、拓展性开发利用。同时,大力推动配套新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包括历史建筑基础变形调控技术、历史建筑顶升和提升技术、历史建筑复杂移位技术、大断面微扰动暗挖连通技术等,形成历史风貌区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体系,制定多专业相互协调的规范标准。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杰)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