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入校时间推迟20分钟,中午设置午休时间,一年级新生开设幼小衔接课程……记者发现,“双减”政策下,我市不少学校新学期课表发生了变化。一张小小的课表体现的是以生为本,减负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
有学校试点“3+3”模式,早上安排淡定多了
昨天上午8点半,南师附小校门口,依然有不少孩子走进校园。
“以往8点20分开始上课,这学期学校调整了课表,8点40分才开始第一节课,在此之前进校都不算迟到。”一位送孩子的妈妈说,“这样调整后,孩子可以多睡20分钟左右,我送完孩子上班去,9点之前到单位,时间正好。”
其实,学校调整的不仅仅是到校时间。从南师附小新学期的课表看,该校开始试点“3+3”上课模式,即早上3堂课,下午3堂课,这和以往的“4+2”模式差别不小。
记者在新课表上看到,学校8点40到9点20分上完第一节课后,有5分钟休息时间,从9点25分开始进行半小时体育锻炼,锻炼结束后安排了10分钟休息,之后再开始第二节课。11点40分结束第三节课后,学生开始午餐。12点10分到12点50分,学校安排40分钟静休时间。下午1点开始上第一节课,第三节课到3点25分结束,从3点半开始再进行半小时体育锻炼,4点以后提供课后服务。
“相比‘4+2’,‘3+3’的安排使早上的安排淡定多了,孩子们可以晚点到校,早上锻炼后可以有一段休息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可以提前一些,所有这些调整都是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希望减轻孩子负担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校长俞颖说。
中午安排午睡时间,下午孩子精神多了
昨天中午12点40分,光华东街小学校园里,舒缓的音乐准时响起。孩子们清理好书桌,腾出一定位置,拿出抱枕和眼罩,安静地趴在课桌上开始午睡。
记者在该校的课表上看到,从12点40到13点30分,是孩子们的午睡时间。“以前这段时间是午自习,这学期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午睡,开学前班主任还提醒家长们给孩子准备了午睡枕、眼罩等。这两天一到午睡时间,校园里就会想起轻柔的催眠曲,帮助孩子们入睡,目前看下来,大部分孩子能睡着,下午上课精神多了。”校长吴宁说,“‘双减’后,孩子们在校时间长了,早的近5点离校,最晚的得到6点,所以中午休息一会非常重要。”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绝大部分学校都安排了午睡,时间在40-50分钟。“不要小看这几十分钟时间,午休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中午如果不好好休息,下午的课就会犯困,更谈不上什么效率。”光华东街小学五年级家长苏女士说,“因此听说要安排午睡,家长们都非常支持。”
一年级有了衔接课,孩子习惯更易培养
咚咚哒,咚咚哒……昨天上午10点半,在逸仙小学音乐教室,老师黄芊带着一年级的萌娃正在学“倾听”,听什么?教室中间摆着一个堂鼓,随着鼓点的变化,孩子们做着不同动作。缓慢的鼓点是慢慢走,急促的鼓点是快快走。
“小朋友们刚进校,学会倾听很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课,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这对于他们学习各学科都很有好处。”黄芊说。记者在该校一年级课表上看到,开学第一周,孩子们不上语文、数学等课程,取而代之的是《萌娃成长营》系列课程,帮助孩子幼小衔接。上午四节课包括“认识我”“小闹钟”“大耳朵”“亮眼睛”“好心情”“粒粒香”“小问号”以及安全你我他等。下午“复盘会”,老师则会带着学生回顾一天的学习生活。
“这是‘双减’政策下,学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校长吴卓说,要做到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地,必须要通过课程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评价的变革,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不缺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更大的困难在于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就着重于孩子对于身心的适应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培养,所以学校设置了适应周来帮助孩子建立这个习惯。“吴卓说。
采访中,多名校长表示,“双减”下的新学期,各学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将政策落到实处。从目前各校的课表看,学校的动作不小,不管是调整入校时间、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午休时间还是推出课后服务,一张张小小的课表体现的是以生为本,减负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
“不过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一些家长显得有些焦虑,担心作业少了,课后不上辅导班了,孩子的学习怎么办?”一位校长说,“校内的减负增效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每个学校都要研究落实的重要课题,另外,面对新的变化,老师、学生、家长都需要心理、时间、秩序上的重建。过程不易,但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路,从容托举。”
从“双减”出发,让童年插上梦想翅膀
南京全市中小学生已返校上课。据了解,不少学校下发了课后服务通知书,为接下来启动“5+2”课后服务做好准备;还有不少学校将疫情防控、航天精神、科技创新等时事热点融入“开学第一课”。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学校与家长之间也达成了一个共识,把孩子从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作用,多进行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一个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孩子。
在最近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南京一中就举行了一场关于如何培养江苏少年工程院“小院士”的讨论,相关课程也将在新学期陆续启动。专家表示,这些年,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创新思维方式和对工程技术的崇尚很有必要。其实,抛开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储备军不谈,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创新思维方式,本就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义。“双减”下的校园课后服务,也应当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创新和更新,比如以多种形式更广泛地开展科普教育,“教得更科学,学得更科学”,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梦想,以此为出发点,扬帆远航,让个体价值融入国家的发展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素质教育并不总是“直线球”,对于孩子来说,接受良好的科普教育,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要往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当然,它对于发掘和培养“小科学家”有重要作用,但除此之外,通过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方式,既是在为将来走任何一条道路打基础、做准备,也是开拓视野的重要渠道。
当教育回归本质,孩子要想全面发展,需要的不只是“努力学习”,更有“为什么要努力”的内生动力以及清醒和坚定,而这来源于自身的眼界和格局。一些家长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或金钱陪伴孩子“行万里路”,那么,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就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之一。当前,人文科普教育条件越来越好,校内减负增效正在进行,课后服务日益完善,更给每一个孩子增长见识提供了更多可能。
“双减”无疑是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大好机遇。从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说,需要把课后服务等工作做得细一点实一点、更科学更精准,而家长也要尽快摆正心态、调整状态,实现家校社协同,以自身眼界的开阔,确保孩子也能得到开阔眼界的机会,让童年插上梦想的翅膀,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钱红艳)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奥密克戎毒性如何?要打第四针吗?31个省区市最新返乡政策2022-01-16
- 葛慧君因工作需要请辞十二届浙江省政协主席职务2022-01-16
- 水稻乡督导连霍高速交通健康检测服务点防疫工作2022-01-16
- 60余种年宵花任您挑!青岛市第三届年宵花节盛大启幕2022-01-16
- 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第一时间返岗作业 邮件快递服务逐渐恢复正常2022-01-16
- 保障节前船渡安全 守护群众平安回家2022-01-16
- 《河北法制报》刊发滦州检察:开讲“寒假安全新年第一课”2022-01-16
- 除夕火车票明起开抢!12306可查防疫新政,乘车忘带身份证怎么办?2022-01-16
- 阳春市公安机关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活动2022-01-16
- 促发展、保安全!南西街道部署开展这个专项行动→2022-01-16
- 上海龙华医院总院完成筛查工作,今起恢复门急诊医疗服务2022-01-16
- 《武威年鉴(2020)》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2022-01-16
- 着力打造传播赣州红色文化数字平台2022-01-16
- 苏州共享单车停放新规来了2022-01-16
- 海南省总工会与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举行金融普惠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022-01-16
- 战“疫”有我!硬刚奥密克戎,天津体育人在行动2022-01-16
- 春节期间,平潭有哪些易堵、危险路段?快来看看……2022-01-16
- 全省唯一!长治市交通运输局获交通运输部表扬2022-01-16
- 立体交通激发发展新动能——长沙2021年度经济发展报告(四)2022-01-16
- 长沙部署八大方面27项任务发展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2022-01-16
- 全球首个“基因脸谱”App在长发布2022-01-16
- 共谋长沙体育产业新发展 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2021年年会召开2022-01-16
- 阿图什市公安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志愿者服务活动2022-01-16
- 三张新照 展现“矿区”变“景区”2022-01-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黄世勇辞去自治区副主席职务请求的决定2022-01-16
- 讲解知识 宣传反诈 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2022-01-16
- 「中央媒体看甘肃」凉州西瓜畅销四方2022-01-16
-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买药!这39类药品需到定点药房购买2022-01-16
- 马术运动拓开乡镇农牧民致富路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