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公共空间 打造便捷共享的游憩带

南滨路。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摄

便捷共享游憩带

新建跨江大桥与滨江路垂直升降梯

开放公共空间,打造便捷共享的游憩带。突破滨江地带狭长空间限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景观环境设施、市政配套设施,打造开放共享的滨江公共空间,创造丰富多样的空间环境,让市民走得进来、留得下来,聚集人气、激发活力。

拓展滨江开敞空间。严格滨江建筑后退控制,划定绿化缓冲带控制线。未出让土地原则上控制不少于100米的绿化缓冲带,局部有条件地段可适当扩大,特殊情况下不少于50米。未建区非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控制不少于100米绿化缓冲带。

建设滨江湿地公园。完善绿地形态,构建连续的滨江绿带和向内侧辐射的纵向绿楔,形成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系统,提升滨江空间的环境品质。重点推进塔山公园、沙滨耍坝公园、珊瑚公园、弹子石CBD滨江公园等建设。

丰富滨水活动空间。结合滨江公园、广场、亲水码头等打造多样化的滨水活动空间,策划大型水上活动。重点推进江北嘴、珊瑚坝、鹅公岩、九龙半岛、磁器口等湿地公园,磁器口沙磁文化广场、弹子石码头、长安码头、忠恕沱码头等亲水活动空间建设。

完善滨江步道系统。建设完整、连续贯通、多层级的滨江步道系统,串联绿地广场、观景平台等滨江公共空间,并向滨江路内侧腹地空间延伸,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慢行系统,有条件区域可设置自行车道。重点推进渝中半岛、北滨路、南滨路、沙滨路、九滨路等滨江步道的贯通,打造滨江户外健身、休闲长廊。

优化滨江交通系统。优化现有滨江路交通组织和路内停车设置,并将滨江路在原有交通功能基础上,提升休闲游憩功能。新建跨江大桥与滨江路垂直升降梯,解决大桥与滨江路高差大、绕行远、步行不便的问题。

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新辟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覆盖滨江路具备公交开行条件的公交线路空白区域。推进轨道站点与滨江路连接道路或步道建设,方便市民常规公交与轨道站点、旅游码头的接驳与换乘。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商业餐饮、文化娱乐、休闲体育、旅游服务、演出展览等。

优化景观环境设施。着力提升空间景观品质,增加休闲服务、环境配套和公共艺术设施,包括标识标牌、灯光照明、休憩座椅、雕塑小品、遮阴避雨等设施,融入传统元素,体现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让市民休闲游览更方便。

优化市政环卫设施。统筹布局垃圾收集、公共厕所等卫生设施。

启动“水上巴士”线路与站点研究

人文荟萃风貌带

传承历史文脉,打造人文荟萃的风貌带。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为抓手,串联“两江四岸”重要历史文化保护区,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展示城市记忆。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延续历史文脉。重点推进渝中区太平门等城墙及城门遗址保护和南宋衙署遗址公园建设,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打造朝天门片区“一号工程”,传承发展“母城”文旅产业;推进磁器口、湖广会馆、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第十兵工厂等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和修缮。以“故宫南迁博物馆”筹建为契机,依托文化遗产布局系列主题文博馆。

打造特色“两江”游。注重江上与岸上互动,开发多种“两江游”游览方式,串联“两江四岸”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带。结合主城过江通勤交通需求量大等特点,基于现有轮渡码头,启动水上巴士线路与站点研究,启动嘉陵江索道选址复建,形成以旅游功能为主、兼顾通勤功能的两江特色交通系统。结合旅游景点,试点推动滨江路建设有轨电车,开行滨江路旅游巴士线路。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