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破产10周年镜鉴: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2008年9月15日,雷曼破产揭开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在这期间及以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10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具有镜鉴和警示意义。

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本质是过度包装的金融创新衍生品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抵押贷款债券业务,该业务本没什么特别,就是将抵押贷款打包,以债券形式卖给投资者,同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抵押贷款债券获取较高收益,但问题就出在这些债券在后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层一层包装并逐步与实体经济脱节,投资银行设计出的大量衍生品甚至与实体经济毫无关系,花哨的金融衍生品在金融机构间不断转手,最后成为多空两方的博弈工具。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既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也有力地推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但金融衍生品等组成的虚拟经济的扩张并非始终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就是虚拟经济盲目扩张的恶果。

我国目前金融衍生品的品种还不丰富,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对于金融创新,我们既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于金融衍生品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用风险换市场,而应理性对待金融衍生品创新,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的产品和业务自主创新。

金融危机10周年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应该也必须让金融回归本源。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全球债务水平和杠杆率高企,中国也不例外,金融去杠杆仍在进行中,近期的监管风暴始于银保监会规范银行各类“脱实向虚”的资金空转,金融领域主要的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整治措施,意图整顿和规范金融市场的过度加杠杆行为,但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存在。

目前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广东省政府日前印发《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的通知,主要从降低税负、用地成本、社保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十个方面,全方位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从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可谓罕见。人们更期待各地有更多的扶持实体经济的举措出台,让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更牢、底气更足。

关键词: 雷曼 镜鉴 实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