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土堆"是座神秘求雨坛 宋代陇人用它"感动天地"

“宋风”指的是来自两宋的历史形态、文化基因,在历史长河中显露其温润淡雅的光芒。

宋人的生活美学和艺术风雅也确实赋予了宋风以独特的气质。从其细节、故事、线条、色彩等艺术形式中,其内核蕴含深切的时代关怀、深刻的社会思考和深沉的思想结晶,也饱含着江山社稷、民间疾苦等严肃主题,而它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万千气象更让后人着迷。


(资料图片)

陇山陇水间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中,如风似缕般存在的“宋风”,其置身何处?千年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陇山陇水间的和畅宋风①

矗立在甘肃武山县城的风云雷雨坛,是弥足珍贵的宋代宁远古城历史遗迹,也是国内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古代纯土质祭坛,在宋、元、明、清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是历代地方官最重要的祭祀祈福场所,风云雷雨坛独特的构造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对于研究陇原的北宋历史文化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们一次穷究细节的调查,终于让一段尘封了千年的历史真相浮出水面。

它不是烽火台,也不是古城的城门,岁月流转、风雨侵蚀,它却屹立不倒,似乎整个武山县城都在它的庇护之下……

▲武山县城宁远大道上的风云雷雨坛

武山县城古称宁远城,城在老君山北麓,渭河南岸,此地为渭河峡谷隘处,红峪河与渭河交汇于城西,屏山临渭,有“一夫万关”之势。每当夏秋,城北渭水暴涨,拍打城基,凭山远眺此城,若大水行船,飘然欲动。

据武山的地方志记载:宁远城始建于北宋乾兴初年(1022年),初为宁远寨,隶属秦州。宋崇宁三年(1104年),宁远寨割离秦州,并入巩州,升寨为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宁远知县刘冕修建半圆城,依山临渭,东西两门,周长1.8里,墙高1丈9尺,厚丈余。正德十二年,知县江万玉避水改修城郭,新辟南北2门,为四门修建城楼,东门景明,西门景阶,南门景仰,北门景涧。崇祯初年,渭水浸蚀北城,是时李自成一部逼近,监军张公兆以木栅天桥、泥垛口工事堵塞城垣,使城得以保全。

顺治九年(1652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城垣曾几经维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是宁远城最后一次维修。

宁远城址原城垣周长2500米,高约8米,基宽8.5米,墙夯层厚7到17厘米,可惜的是现在几乎找不到一点点痕迹。

于是城东宁远大道尽头的这座夯筑的土台适时地出现在面前,它已经被围栏条石重重保护起来,就连宽敞笔直的宁远大道在它面前也不得不从两边绕行,可见它在武山民众心中的分量。

在祭坛西面立有一块浮雕,反映的皆是祭祀场面。

想来,那宏大、庄重的祭祀仪式,曾在这古老的祭坛之上上演过千万遍。

然而2009年之前,这座存在了上百年的“大土堆”,却并未显出其作为祭坛的任何蛛丝马迹。起初这处遗址只是城东家坡村的居民院落中无意发现的“大土堆”,有人推测它是“烽火台”,也有人说它像是宁远古城东门残存。

当年,武山县进行旧城改造拆迁时,这座土遗址逐渐暴露于大众视野。它所在之地在拆迁前东、南、西三面都有连片的民居,仅北面临316国道,它到底具有怎样的文物价值,应该不应该为人们的出行让路,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为查清它的真实身份,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实地勘查,走访群众,并查阅地方史志予以佐证,终于看清了古城这处遗迹的“庐山真面目”,它既非“烽火台”,亦非“东城门”,而是一座修建于宋代的祭坛——“风云雷雨坛”。

武山旧志丛编《明万历宁远志·文庙》残本记载:“风云雷雨坛,在县城东。”

《清康熙宁远县志》也有记载:“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县东。古代祭祀风、云、雷、雨之神,以保风调雨顺,与城隍合祭。”“风云雷雨坛”:“在城东郊外,祭用春秋二仲上巳日,设三坛,风云雷雨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陈设与社稷同,城隍庙与风云雷雨坛合祭。”

▲武山地方史志中的相关记载

“风云雷雨坛”整体呈方塔形,平面呈方形,坛体共分三层,为“三成四陛”形制,这种形制的祭坛出现在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见《宋史》卷100),经国家文物专家确认,该祭坛就是古宁远的风云雷雨坛,应为北宋晚期所建。

“风云雷雨坛”现存高度13米,原占地230平方米。南侧设有供人登坛的坡道,转至西面到达顶部。

现顶层残留东南两侧部分墙体,南边残墙内壁留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墙顶有垛口,墙根部有圆孔,残墙高1.8米,厚0.9米,长6.7米。

顶层原用青砖铺地,现已被毁。中下两层为夯土筑成,夯土层厚8-12厘米,层理清晰,土中夹杂有大量的陶片。

中层顶部长宽各9米,高4.1米,顶面平整。下层顶部东西长15米,南北宽14.5米,底部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5米,高7.1米。整体呈方形,建造工艺主要采用当地黏土夯筑而成,在后期维修中采用土坯砌筑。

沿着“风云雷雨坛”细细审视,感受着一种平常的丰富内涵,一种默默的心灵震颤。

祭坛无言,惟风云呼啸。“风云雷雨坛”所代表的祈雨文化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多有反映。

如苏东坡的《祷雨社稷诗》曾这样吁请冥冥中的神灵:“农民所病,春夏之际,旧谷告穷,新谷未穟。其间有麦,如暍得凉,如行千里,驰担得浆。今神何心,毖此雨雪,敢求其他,尚悯此麦。”

诗中一咏三叹,理彰情浓,感人至深。既诉民之苦,又责神灵赐雨迟迟,祈请其速动恻隐之心,快快降下甘雨解民久旱之苦。假如真有神灵,焉能不受感动?

他在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曾这样记述求雨得雨后的欢庆场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武山县鸳鸯镇以西以北,铺天盖地的黄土自陇西、通渭一线滚滚南下,临近公路的山峦植被很少,只有靠近渭河的谷地带有河风的湿润气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云雷雨坛”是千百年以来,武山黎民百姓与大自然不懈抗争的最具风骨的象征物,其本质终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奔流新闻)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