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日前,四个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把演员片酬限定在合理制作成本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
广州日报发表夏振彬的观点:
近几年,演员片酬涨势惊人,已经到了阻碍行业发展的地步。如业内人士所说,影视剧投资额百分之五六十的钱都让主演拿了。那其他制作环节都要钱,怎么办?找便宜货呗。但便宜没好货,“五毛特效”“五毛道具”等前赴后继,把观众雷得外焦里嫩。限制演员片酬说到底就是把主演的“蛋糕”重新分回到后期、剧本、摄影等影视制作的各环节中去,这无疑有益于影视剧提升制作水准。当然,《意见》仅仅是意见,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在执行中难免会有从业者暗度陈仓,会有无数方法去规避。比如制作方可以做“两套账”;演员能以投资方式参与票房分账;演员可以挂名顾问、策划,享受高薪;演员可以以自家公司的名义“消化”片酬……归根结底,真正解决“天价片酬”问题,关键还得靠市场。此前《琅琊榜》等“良心剧”因制作精良而快速圈粉,《战狼》等电影没有“流量担当”依然大获成功;一些明星主演的电影却要靠粉丝“锁场”挽回颜面……显然,“烧大钱,拍烂片”的模式不可持续,并且越来越吃力,这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会带动更多制作方思考、调整。
针对演员的“限薪令”是一个导向。或许,它在执行中会遭遇变通博弈,但让更多人、尤其是观众认识到“烂片”的产生,与演员的天价片酬有很大关系,拉低了包括编剧、制作等一系列重点环节的水准,明智的观众会用脚投票,还会对漫天要价的明星产生反感。当然,确有脑残粉与雇佣粉,不过这毕竟只是少数人。否则,不会只有个别粉丝去影院仅仅买几张票就试图“锁场”,这实在是螳臂当车。市场的无人喝彩表明,光想靠明星撑门面,粗制滥造、剧本瞎编、剧情狗血的影视剧,观众根本不买账。某些演员也该想想,是玩命索要高片酬重要,还是拍好片子重要?君不见,一些演员为了出演一个好角色、为了一个好剧本主动降薪,不但不跌份,还会在业内与观众心中加分。当出演的影视剧与角色获得观众认可与好评,演员也会获得更高的业内地位、更佳的社会形象、更多广告代言的机会、更大的选择角色与剧本的空间,包括各种衍生价值在内的东西,最终将构成良性循环。有远见的演员应当明白孰轻孰重。在演员那里省了钱的投资方也别耍滑头,不能省的编剧费、制作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视剧的成败。
学校教室装监控与默默温水煮青蛙
背景:微博大V@阿骀爆料,说他儿子的学校收了他100元钱,给了个摄像头登录密码,然后他用手机下个软件,就可以登录他儿子班的监控摄像头,可以随时看到教室每一秒钟的画面。
新京报发表与归的观点:
同意监控孩子,并且愿意为之付费,我觉得这个太可怕了,你们只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他们自己的。这种爱不叫爱,叫占有与控制。孩子们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认知体系尚不健全,并不十分了解权利的意义和被监控意味着什么。甚至在家长和老师“为了你好”的劝说下,还会觉得监控得对,监控得好。所谓,被你们骗了,还为你们鼓掌。镜头下,一个直接的危害就是教人虚伪。知道有人在看,孩子难免就会装出一套“三好学生”的动作和表情,悄悄话不敢说了,小纸条不敢递了,对着老师背影的鬼脸不敢做了。不夸张地说,你正在教会孩子伪装和虚伪。我之所以要用两个词,是因为伪装是被迫的,而被迫久了,虚伪也就自然而然了。在一个隐私成为奢侈品的时代,就为孩子们奢侈一把吧!相比名牌服装、生日派对,这个“奢侈空间”更加难得。你们的爱已经足够,他们需要的,是属于“我”的那一部分。关掉监控,给孩子留一片自己的天吧。让孩子勇敢地、自在地做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
监控与隐私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前些年,公共场所开始大规模安装监控头时,有人也提出过质疑,但监控头的普及步伐并没有慢下来。这些年,警方破案必先查看案发地附近有无监控,监控成为了许多案件侦破的重要线索,说明监控确实有不小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监控被滥装,某些人私自公开监控他人的视频,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的影响。所以说,技术与设备本身是中性的,究竟会产生好或坏的结果,要看掌控的人。至于公共场所的隐私问题,则变为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学校教室装监控,无非是要看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想时刻了解孩子们的动向,所以许多家长同意监控并愿意掏钱,根本没考虑“小屁孩的隐私”。在某种程度上,大人们已在监控的世界里犹如被温水煮熟的青蛙,对此变得无意识。恰恰是这种无意识,给了某些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个别网站甚至开始直播教室视频的时候,有关学校真的做到严格管理了吗?这之中难道没有隐患与交易?不要等到真出了问题,再做事后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