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 为求职者保驾护航

当前的就业工作,不仅需要打出一套给力的政策组合拳,更需要精准、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支撑。这一体系越完善和强大,求职骗局和套路的空间就越逼仄。

据8月14日新华社报道,随着秋招即将到来,一些线上求职中介平台一方面制造求职恐慌,一方面声称有招聘“内部资源”“绿色通道”,推出名企实习、高价“内推”、内部员工辅导、“保offer”等项目,收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实际却套路满满——所谓名企实习只是“线上实习”,在职导师名单全部为化名,且仅限通过邮件、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实习结束也无法开具证明,最多给盖求职平台的章;而拿不到相关企业offer可退60%费用的承诺,实际上多是招聘门槛低、招聘人数众多的小企业……

求职路漫漫,对就业方面零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更加不易。一些求职中介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帮忙牵线搭桥、传授求职技巧经验等,当好求职者职业大门的“引路人”,本是好事一桩。然而,当“竭诚满足求职需求”变成“画好大饼”后“请君入瓮”,当满心信任的“好帮手”成了没安好心的“黄鼠狼”,不仅会加大求职成本,降低求职效率,而且会影响正常的求职市场秩序。

近年来,各类网络招聘乱象、求职骗局不时被曝光,从不法分子自我包装、精准施骗,到借求职平台之力广泛撒网,求职的“坑”似乎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辨识。有些是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节外生枝,比如被骗取个人信息,被扣留个人重要证件,被收取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等,有些是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比如只试用不聘用、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等;还有些则直接陷入了骗局,比如遭遇虚假招聘、被黑中介套路、受骗进入传销组织等。此番打出“内推”“保offer”服务的职介平台中,不少都有正规从业资质,因此对求职者来说迷惑性更强。

骗局、套路层出不穷,往往是利用求职者涉世未深、求职心切以及与招聘单位信息不对称来设诱饵、做文章。因此,保障求职市场秩序,为求职安全保驾护航,还须多管齐下、疏堵结合。堵的方面,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对求职骗局和套路的打击和惩戒力度,提高相关平台和人员的违法成本;疏的方面,用人单位在招录环节要做到公开透明——只有“萝卜招聘”和“内推”魅影少了,懵懂的求职者才可能少一些“走捷径”的念想;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正规的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为不同类型的求职者量身打造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就业服务。

就社会公共就业服务而言,当前国内这方面服务的覆盖范围仍相对较窄,针对的大多是失业人员、国企下岗职工及就业困难群体等。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一些高校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基本停留于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提升总体就业率的层面,忽视了就业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市场化的就业服务机构虽是一支重要的补充力量,但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方面的明确规范,导致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灰色地带,进而滋生了不少求职乱象。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求职路上少走些歧路,少交点学费,本不该是奢求。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当前的就业工作,不仅需要打出一套给力的政策组合拳,更需要精准、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支撑。这一体系越完善和强大,求职骗局和套路的空间就越逼仄。努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针对市场就业服务的规范和监管,让管家式、保姆式的就业服务变得稀松平常,不仅是终结求职陷阱的一把利剑,而且是体现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评论员 韩韫超)

关键词: 求职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