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向,本报社会版联合人民日报微博,推出在线调查。
截至调查结束时,共有5128人参与投票。选择“创业”的人最多,共1476票,占28.8%。其后依次为:“到国际组织中,尝试参与发出中国声音”1314票,占25.6%;“脱贫攻坚的一线”1084票,占21.1%;“穿上国防绿,走进军营”864票,占16.9%;“到比较艰苦的地方搞科研”390票,占7.6%。
据教育部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毕业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各级人社部门有哪些促就业政策?各地如何吸引人才?目前就业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破解?本报记者采访相关负责人,梳理促就业相关政策。
如何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平稳
记者: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青年就业处处长丛向群:2018届高校毕业生达到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毕业生专业、意愿、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社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突出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两大方向,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平稳。
一是落实完善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对到基层就业的,有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自主创业的,有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对需要提升就业能力的,提供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和就业见习补贴;对家庭贫困、残疾等困难毕业生,有求职创业补贴;对灵活就业的,有社保补贴等。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推进“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项目,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同时开展“筑梦未来与你同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介活动,帮助更多毕业生熟悉政策、运用政策。
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保障。进一步适应高校毕业生多元化、个性化就业需求,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针对毕业生不同阶段就业创业需求,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密集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服务活动。
三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抓住有利契机,集中优质资源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创新开发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培训实训课程。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基地向毕业生开放,充实完善专家指导团队,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全要素服务,帮助解决工商税务登记、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实际问题。
四是加大就业权益保障。把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健全招聘信息管理制度,加大就业权益保护宣传,营造有利于就业公平和人才合理流动的良好环境。
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刘鹏程:2018年一季度,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优惠政策初见成效,制造业生产活动趋于活跃,内需不断增强。同时,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积极组织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专项活动,吸引省外用人单位来陕开展现场招聘。从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看,今年一季度陕西省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增幅较大,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薪酬同比有所增长。
数据显示,陕西省民营企业用人需求量占市场需求总量的75.37%,同比增长27.61%。全省传统行业用人需求回升,带动整个市场用人需求较快增长。
地方引才“大礼包”力度有多大?
记者:地方在吸引高校毕业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丛向群:近年来,不少地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密集抛出引才政策大礼包。个别省份还从省级层面出台了专项举措,如湖北的“我选湖北”计划。其他多数省份政策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层面,如成都的“蓉漂计划”、郑州的“智汇郑州”、南京的“宁聚计划”、西安的“5531计划”等。一些三四线城市也有相应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放开落户。各地普遍放宽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落户条件,武汉、西安等城市还提出落户“零门槛”,毕业生凭毕业证“先落户后就业”。二是住房保障。南京、成都、长沙等多地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给予购房租房补贴资金支持、购房放开限制条件等措施,加大对毕业生租房和购房的政策支持。三是生活补贴。郑州、杭州、东莞等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期限金额不等的生活补贴,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
从政策可以看出,东中西部的城市都有大力度的政策举措。这些政策普遍聚焦户籍、住房等毕业生就业创业中需要解决的流动性障碍和现实困难,既为毕业生稳定就业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这轮政策也是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与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一脉相承,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契机。与此同时,各地还应健全引才育才用才体制机制,推进人力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让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刘鹏程:2018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6万人,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陕来陕就业创业。
一是持续深入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今年,人社部门出台了新的《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暂行办法》,将就业见习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式,给予见习毕业生每人每月1200元的生活补贴;对用人单位留用见习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的,给予单位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留用补贴。扩大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受惠面,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高校在校硕士及博士生,最高可申请个贷10万元、合伙50万元的无息贷款。
二是切实增强就业服务针对性。全省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根据毕业生就业的不同阶段,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在毕业生离校前,联合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精准服务行动和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及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需求,帮助制定个性化就业方案。
三是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各级人社部门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针对不同创业项目和创业活动不同阶段,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多层次的培训内容,注重提高培训效果。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运用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孵化项目补贴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作用,多渠道助力毕业生创业创新。
四是着力加大就业权益保护。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虚假招聘、违规收费、“黑中介”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大学生就业压力如何化解?
记者:以陕西省为例,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什么样的压力和困难?应该怎么办?
刘鹏程:目前陕西省大学生就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毕业生就业总量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二是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据陕西省实名登记信息系统监测显示,初次就业毕业生有一部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还有一部分没有享受社会保险。
三是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仍存偏差。部分家长与毕业生仍不能适应就业形势,趋向大城市、体制内就业意识较为强烈,片面追求所谓的“体面就业”,不愿到基层、到小微企业就业。
四是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有待深化。目前社会、家长和毕业生对就业服务有新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服务方面存在宣传不够、精准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评估和个别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就业创业服务效果。
今后,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统筹推进就业创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引才引智等政策落实。积极宣传解读政策,引导帮助更多毕业生熟悉政策、运用政策,改变择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最大限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咸阳恢复新冠疫苗接种!这些路段暂时进行交通管制!2022-01-16
- 2022春运高速出行指南!通过尤溪这些路段要注意2022-01-16
- 沾益区菱角乡时刻绷紧森林防火弦 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2022-01-16
- 腊山派出所反诈宣传进社区2022-01-16
-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加快推动复工复产进度2022-01-16
-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台街道办事处:战疫“心”力量,青春我担当2022-01-16
- 奥密克戎毒性如何?要打第四针吗?31个省区市最新返乡政策2022-01-16
- 葛慧君因工作需要请辞十二届浙江省政协主席职务2022-01-16
- 水稻乡督导连霍高速交通健康检测服务点防疫工作2022-01-16
- 60余种年宵花任您挑!青岛市第三届年宵花节盛大启幕2022-01-16
- 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第一时间返岗作业 邮件快递服务逐渐恢复正常2022-01-16
- 保障节前船渡安全 守护群众平安回家2022-01-16
- 《河北法制报》刊发滦州检察:开讲“寒假安全新年第一课”2022-01-16
- 除夕火车票明起开抢!12306可查防疫新政,乘车忘带身份证怎么办?2022-01-16
- 阳春市公安机关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活动2022-01-16
- 促发展、保安全!南西街道部署开展这个专项行动→2022-01-16
- 上海龙华医院总院完成筛查工作,今起恢复门急诊医疗服务2022-01-16
- 《武威年鉴(2020)》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2022-01-16
- 着力打造传播赣州红色文化数字平台2022-01-16
- 苏州共享单车停放新规来了2022-01-16
- 海南省总工会与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举行金融普惠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022-01-16
- 战“疫”有我!硬刚奥密克戎,天津体育人在行动2022-01-16
- 春节期间,平潭有哪些易堵、危险路段?快来看看……2022-01-16
- 全省唯一!长治市交通运输局获交通运输部表扬2022-01-16
- 立体交通激发发展新动能——长沙2021年度经济发展报告(四)2022-01-16
- 长沙部署八大方面27项任务发展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2022-01-16
- 全球首个“基因脸谱”App在长发布2022-01-16
- 共谋长沙体育产业新发展 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2021年年会召开2022-01-16
- 阿图什市公安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志愿者服务活动2022-01-16
- 三张新照 展现“矿区”变“景区”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