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呈现“优”“绿”“融”三大显著特点

4月25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夏粮生产基础较好。截至4月24日,全国已春播农作物4.41亿亩,完成意向的33.2%,进度同比快1个百分点。其中,早稻栽插和中稻育秧均过八成,播栽质量提高,秧苗长势较好。

潘文博分析指出,今年春耕生产有三个显著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优”“绿”“融”三大关键词。

“优”:种植结构调优,夏粮丰收有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关系全年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第一仗。潘文博介绍,从气候、政策、市场等多种因素来看,今年春播粮食作物进展顺利。

“在粮食产能巩固提升的同时,今年种植意向呈结构调优态势。”潘文博分析指出,今年水稻、玉米面积继续调减,预计今年水稻意向种植面积4.4亿亩,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亩,其中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减少140万亩,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500多万亩。

在调减玉米、水稻的同时,大豆、杂粮杂豆等紧缺品种面积扩大,预计杂粮杂豆1.4亿亩、增加100多万亩,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谷、“双低”油菜、高蛋白大豆、高产高糖甘蔗等面积都出现增加。

目前,我国即将进入主汛期,加之“拉尼娜”影响,极端天气发生概率提高。农业专家建议,要加强后期麦田管理,重点是抓好肥水调控和病虫防控。特别是针对近期江淮地区雨水偏多的情况,要做好监测预警,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大力推进统防统治;重点防范南方洪涝和北方夏伏旱,加强监测预警,提早落实抗灾物资和技术。

“绿”:推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扩大轮作休耕试点

今年是“农业质量年”,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转型。

为此,农业农村部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选择150个县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同时,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调减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西南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及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的耗水、低产小麦面积。

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开展两年来,推动了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提质增效,今年其试点规模将扩大到3000万亩,并推进其制度化、常态化。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以来,各地集成了一批新的技术模式。”潘文博介绍,东北冷凉区建立了“三三轮作”模式,也就是三年作物不重茬;长株潭的重金属污染区和西南西北的生态退化区建立了“控害养地培肥”模式;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建立了“一季雨养一季休耕”模式:一季雨养、不抽地下水,一季休耕的模式,做到生产和生态相协调。同时,根据不同作物适宜区域和生长习性,选择养分利用互补、病虫发生规律不同的作物进行搭配,做到适区与适种相一致。

潘文博表示,为推进轮作休耕的常态化、制度化,我国将加快构建轮作休耕的组织方式,实行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开展轮作休耕。此外,还将加快构建轮作休耕评价机制,在监管方式上创新,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

“融”: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

如何破解农业“用工难、用工贵”“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机器换人”无疑是题中之义。

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春耕期间,全国将投入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目前已投入1560多万台。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春大豆等粮油作物机耕率稳定在90%以上,机播率达到52%,新机具新农艺进一步融合,智能装备广泛应用。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巡视员王家忠介绍,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6亿元,已提前下达各省,目前各地正陆续启动政策实施。

与往年相比,2018年我国全面推行补贴范围内机具敞开补贴。购机者既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补贴,也可以在实际生产地申请补贴。同时,我国还在西藏、新疆的南疆五地州(含南疆垦区)开展差别化农机补贴试点,助力扶贫攻坚。

关键词: 春耕 特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