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区通过落实就业援助政策 帮助57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梦”

自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海港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开发就业扶贫基地、强化在职培训、培育辅助就业机构等过硬举措,帮助57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梦”,累计就业3590人。

落实残疾人就业援助政策,疏通就业渠道。一方面,切实落实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在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臻鼎科技有限公司、家惠超市等企业对接,采取政策跟进、优化服务等有效手段,稳步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通过集中、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384人。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台。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向用工单位集中推荐残疾人就业,实现企业需求与残疾人就业意向的“一对一、面对面”精准匹配,帮助45名残疾人走向工作岗位。

开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辐射带动就业。海港区分别设立东连峪、西连峪养殖基地,海阳镇祺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信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基地+骨干+项目”的运营模式,带动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通信产品加工等项目,35名残疾人参与了创业经营,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基地的成功运营,也增强了其他残疾人的致富信心,基地通过免费培训、扶持创业、联系销路等途径,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就业50余人,有力助推残疾人精准脱贫

加强残疾人“在职培训”,优化就业服务。海港区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针对农村残疾人,组织了板栗、貉子养殖、中草药种植、农产品加工等集中培训;针对城市残疾人成功举办了面点制作、手工编织、美容美发、盲人按摩、铝丝编制等技能培训;针对有创业需求的残疾人,通过引进淘宝“云客服”项目,集中开展远程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756人次,实现就业67人。

培育辅助就业机构,探索就业路径。残疾人就业本就不易,而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海港区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扶持建立了秦皇岛市首家辅助就业机构——天使烘焙面点加工工作室,采取“政府培育+企业运营”的运行模式,将其打造成集就业培训、创业指导、生活能力培养、康复训练、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辅助就业机构,为19名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他们自身价值,解放了专门照料的亲人,增强了融入社会的能力。( 陈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