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和国“扫地僧”鼓掌

共和国就要迎来七十周年大庆了,各路媒体的聚光灯骤亮,让众多平时我们不太记起的形象,闪闪发光——正是他们,为我们那些闪亮的日子,丝丝缕缕带来热能,带来光源……

然而,英雄如果走在身边,也看似平凡如你如我。

袁隆平,潜心水稻研究,育出良种遍耕天下,让十几亿国人不复有饥馁之虞,功莫大焉,此翁平时也就像一位喜欢在田间地头遛跶的老农民;南仁东,殚精竭虑让中国“天眼”怒睁的首席科学家,一个人、一辈子、一口锅,一生只做一件事,在贵州深山里啃着冷馒头,和寨子里的老汉没啥两样;周汝昌,红学家,一个开蒙很晚的村童,到老仍像赤子,学贯中西,顶着一头乱蓬蓬的白发,说起学问到会心处,喜欢哗啦啦大笑;秦怡,红透半边天的电影艺术家,过了九十岁,还为了排戏在高原每天颠簸六七个小时,还乐意在《妖猫传》里扮个不知名的老婢女……

他们,求仁得仁,活得朴素、单纯而执著,只要沉浸到外人不解而他们敝帚自珍的事业里,很容易就会快活起来,浑不在意名缰利索、富贵荣华。就像金庸小说中,少林寺藏经阁那位扫地僧,虽拥惊世武学,不炫不矜,无喜无悲。

每一个“扫地僧”,每一副赤子心肠,背后都有一份舍我其谁的家国担当。

家国担当,不仅仅扛在英雄的肩头,也攥在亿万国人的掌心。

曾经,一个女中学生的话,被网友疯转,“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其实,当英雄和给英雄鼓掌,并不矛盾。路边鼓掌的人,也在传递热和光,自己也是发光体。平凡如你如我,一生中总有一些机缘,有一些瞬间,有一种日积月累,也在塑造英雄的模样。上海优秀法官邹碧华,肩担司法改革重任,却在年度会议让传达室老师傅上台讲自己的故事,一年收发了无数报纸信件,从无差错,“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邹碧华率领法官们将掌声送给这位“扫地僧”式的老收发。这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是一位英雄在给另一位英雄鼓掌。

扫地僧有少林寺藏经阁,袁隆平有辽阔的水稻实验田,南仁东有“天眼”,秦怡有舞台,周汝昌有讲坛……能否当英雄,不独要靠自身努力,更要有好的环境和正向激励机制。

比如“中国天眼”,现在看来,就是一则神话。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技界还在艰苦爬坡,小说家刘慈欣也尚未开笔写《三体》。那时最牛的“眼”,是美国波多黎各岛山谷中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直径350米,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世界之最。那时的中国射电望远镜,直径不如人家十分之一。而在日本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的南仁东却坚持回国,带回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在中国建设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中国百废待兴啊,投巨资就为玩星星?祖国信任南仁东,“天眼”工程浩荡启幕。选址用了12年,立项到落成又是9年。500米口径的“天眼”睁开,中国做成了没有先例可循、“世界独一无二的大科学工程”。

所以,“天眼”了不起,南仁东们了不起,有容乃大、站高望远的共和国了不起。

有了国家的信任、国民的善意,南仁东们方有了机缘,成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有少年英才、白发英雄蔼然走过,有民众在路边轻轻地鼓掌,这样的国家,很美好很和谐。(李泓冰)

关键词: 扫地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