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社区管理融入“智慧”元素

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如何以数字化赋能小区改造,探索智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激活老旧小区生命力的热点话题。人脸识别设备、防高空抛物摄像头、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近年来,我市诸多老旧小区改造中纷纷融入“智慧”元素,在旧貌换新颜中,交出了社区智慧化升级管理的新答卷。

智能化改造,老旧小区赶时尚

12月15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秦淮区的天坛新寓小区。“我们还在社区同步安装了安防技防监控系统,提高小区整体安全性。在智能化设施上,小区内部共新增单元防盗门33个、监控探头28个、太阳能路灯7盏,停车道闸一组。”秦淮区白房房屋报修服务有限 公司老旧小区改造组长程建中介绍。

智能“蝶变”也在建邺区莫愁湖街道茶亭村小区一点点上演。在刷脸机前稍作停留,只需一两秒钟,小区出入口的大门就能“啪……”地自动打开,居民不用下车或使用门禁,就能轻松通过,智能停车道闸系统、智能充电桩和户外电子显示屏等设备一应俱全。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一系列便捷的智能化系统被陆续应用到一些老旧小区中,让住户直呼“高大上”。

精致化治理,居民乐享新生活

走访时,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层管理者——街道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成为智能改造的积极推广者,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智能社区建设,打造“智慧大脑”,推动“互联网+社区服务”向精细化发展。

在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社区为居住在辖区的4名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与普通水表相比,智能水表增加无磁采集模块,每4小时将用水数据传输至社区微治理平台。一旦用水数据出现异常,社区网格员将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一个人住总归怕出事,现在有了水表,子女也能安心一些。”社区独居老人佘友顺说。

无独有偶,在莫愁湖街道茶亭社区,社区创新“互联网+小区(网格)家门口治理公众参与”智慧模式,社区党委率先建立网格红哨处置中心,“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居住人口密度大且老龄化严重。我们对独居老人做了特别标识,如果老人两天没有露面,平台就会把报警数据推送给社区和网格员,社区网格员就会及时上门帮扶关爱。”茶亭社区党委书记齐红云说。

市场化运作,蹚出“智改”新路

业内专家认为,后期管理是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成果的落脚点,决定着改造成效能否长期保持的关键,要充分调动、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和居民广泛参与,采用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的投资带动价值。

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引入南京红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做到全周期社会运营管理。物业为小区7处出入口均安装了电子门禁,加装20个监控探头,实现小区公共区域全覆盖,提高小区安全性能。红庙物业负责人张家栋介绍,小区内门禁、探头等电子设备均接入“严家桥小区管理平台”中,管理信息一“屏”可览,便民服务一“站”可达。

去年12月,建邺区以“国资托底”的方式,推动区属新城房产集团全面接管全区所有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在建邺区南苑街道国泰民安社区,物业公司进驻后,除了硬件设施实施智能化,老旧小区智慧化管理水平也同步提升。“除了对安全方面的管理,物业还从便民角度出发,开发物业管家App,居民家中需要交物业费、交停车费、维修、代取快件的,都可以在App上申报。”新城房产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斌说。( 卫凌云 邓露洁 田诗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