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事都入“网” 党建助力温岭网格治理

温岭全市610个村社划分出3045个红色网格,16630名网格员沉入到最基层“精耕细作”,实现联户全覆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农村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党的领导如何‘到底到边’,成为考验基层治理的一个课题。”温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阮积庆说。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之一,该市自去年以来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通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纵深下沉,解决村级管理粗放、群众诉求多元等问题,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结网”在“最后100米”

“徐家片网格2人,山渚头片2人……各网格相加,全村危房转移人员共6人。”6月3日,在箬横镇凤山村,村党支部书记盛彩萍正与5名网格长统计村内的危房户。汛期已至,这批人将在台风期间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凤山村于2018年下半年由毛山下、下李两个村融合而来。“‘盘子’一大,原来的治村法子就有点不好使。”盛彩萍指了指自己,“就好比我,原来是一个600多人小村的书记,如今管上了1486人,其中不少人是之前不认识的。”

周边一些村干部也有类似的感慨。“村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之余,村民意识也发生了变化。”与凤山一路之隔的前九份村村委会主任蒋海军说。

2019年,温岭市开始推行“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局面豁然开朗。

该市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有利治理”原则,结合村社地域特点、人口数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整合若干相邻村民或若干楼幢,形成一个个网格,并在网格上建立党小组,选配网格内的村社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小组长、离任村干部等担任网格员,形成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各类乡土人才共同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搭建实体网格的同时,该市还创新开发“岭格”信息系统,配合微信群、热线电话,强化网格与网格、网格与村(社区)、网格与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沟通衔接,打造了网格“十分钟服务圈”,形成“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工作闭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温岭全市网格员一周之内推动安装健康码30.2万个。

大事小事都入“网”

日前,石塘镇里箬村第三网格工作组组长陈秀英收到了村民陈明君送来的一块匾,上面写着“关爱老人心贴心,不是亲人胜亲人”14个烫金大字。

陈明君的母亲陈杏妹今年82岁,长年独居在村里。有一次,陈杏妹在家中突感眩晕,恰逢第三网格团队在走访排查入户,陈秀英当即将老人送至松门医院,因陈明君兄弟无法及时赶回,第三网格团队成员轮流为老人值夜5晚,直至老人平安出院。

自工作推行以来,基层群众的大事小事,都被“兜”进了网格之中。该市要求每名网格员做到“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喜事丧事必到”,对网格内有需求的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代跑”服务。目前,全市共开展代跑2626次,服务群众3112人次。

在实践中,温岭各地依据地方特色,衍生出了“晨巡夜访法”“民主恳谈法”“积分激励法”等“网格治理十法”。

位于温峤镇东北面的上墩村探索实施了“乡音乡情法”。该村户籍人口1270人,但外来人员超过了1400人,来自安徽的马利利和其他11名新温岭人成为破题的关键。他们被分别编入上墩村7个网格之中,与本村其他网格员一起开展工作。

用在老乡之间“人头熟”的优势,“马大姐”很快做出了成绩。针对新上墩人普遍关注的停车难问题,网格员们推动村内闲置土地改造,新增停车位100多个。

“网聚”年轻的力量

“网格党小组书记带着大家,天天同群众见面,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是新河镇雅雀村党支部书记曾军初最大的感受。

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打破了现行传统单一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把党小组架构在一个个网格治理单元之上,党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的同时,也使党的组织力在村级治理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网格治理也令基层治理的人才基础更加稳固。作为城南镇首个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后岭花开”所在地,后岭村把9名村级后备干部编入4个网格团队,助力项目落地及配套工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0岁的村后备人才赵君焕先后参与了政策宣传、土地流转、青苗兑应等工作,不久前,还协同镇村干部,在景观路建设项目中做下了几户人家的思想工作。不久前,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发展他为预备党员。

网格已成为基层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推行一年多来,已从优秀网格员中发展预备党员83名。

(记者 李恩国 吴敏力)

关键词: 温岭 网格 治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