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对心血管确有保护作用?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1990—2016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概要不久前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发布了一项针对60余万人次、历时9年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发现,流感疫苗有助于抑制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病发作和卒中。

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丹尼尔·莫丁(Daniel Modin)教授和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这项研究,在考虑了如年龄、医疗条件、药物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各种混杂因素后得出的结果显示:流感季接种流感疫苗的心血管病患者,相对死亡风险降低16%,心脏病发作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10%。

流感季节即将来临,上述研究一经公布,不少人表示这真是心脏病人的福音。但欣喜之余,也不免产生很多疑问,流感疫苗怎么会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流感会改变心血管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还解释了流感和心血管之间的联系,称流感期间的免疫反应和随后的炎症,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此前,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虽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缓慢,但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稳定或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心脏病和卒中就是由导致心脏或大脑动脉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破裂后,血凝块形成并切断血液供应。”莫丁介绍,而流行性感冒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重要病理机制。炎症反应是机体为了抵抗细菌和病毒入侵所开启的一种防御机制。正常情况下,炎症反应只针对外来入侵的病原体而不会损伤自身的细胞和组织,但是由流感引起的高水平急性炎症会降低斑块的稳定性,使其更容易破裂。

“确实有大量研究证实流感疫苗可以阻止流感季节心脏病的死亡发生,因此,流感疫苗被一些学者形象地称为‘心脏疫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王立中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王立中介绍,其原因在于流感季节病毒会大肆攻击心脏病患者。每一年的流感季节往往是心脏病人死亡和住院的高峰期。据统计,10个流感住院患者中就有4个患有心脏病。为什么心脏病患者更难抵抗流感病毒攻击?首先,流感病毒会引发身体的炎症,心血管系统的炎症则会使心脏病恶化;而且,肺部的炎症会导致组织肿胀,这会降低体内氧气的水平和增加心脏的压力。如果影响到心肌,将会触发或加剧心脏衰竭。

其次,心脏病人患流感后往往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因为患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年老、虚弱,与流感病毒抗争会削弱他们的身体储备,导致身体应付不了疾病。既然不可能完全避免流感病毒的侵袭,那最好的选择是用流感疫苗来保护自己。

“总之,接种流感疫苗能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流感并发症的危险,并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王立中说,流感疫苗对心血管的保护分两种:直接作用,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直接作用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阻止泡沫细胞以及降低斑块的形成,降低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发生风险;间接作用,降低肺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而降低其发生率。

接种好处可能远远超过预期

尽管接种流感疫苗的好处可能远远超过预期,但据莫丁研究团队统计,在9个流感季节中,疫苗覆盖率从26%到36%不等,这意味着许多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对此,王立中表示,目前各国还未将该建议写入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指南,但已经认识到流感疫苗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性。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中,不仅增加了灭活流感疫苗的推荐,还公布了一项科学建议,即 “流感疫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欧洲心脏病学会对欧洲的冠心病患者也有相似的推荐。各国对于流感疫苗的推荐热情不亚于强调对胆固醇、血压和其他危险因子的控制。

事实上,不只是以上疾病,王立中介绍,除了预防流感,在流感季节,流感疫苗还可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和血管成形术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缺血事件的发生,有实验证实在冠脉病变的急性阶段和计划行血管成形术时预防使用流感疫苗的有效性;流感疫苗也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这些患者得流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另外,细胞因子对心肌有负性激励作用,会加重潜在的心肺疾患,每年预防性接种流感疫苗已写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

“老年人的心力衰竭是可以预防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应该更为广泛地运用于老年人(包括75岁以上的人群),这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提高这一人群的生活质量。”王立中强调,还有研究证实流感疫苗也能明显降低慢性肝脏病、卒中、2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

由于流感并发症有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因流感引起严重并发症而入院,甚至死亡。因此,王立中认为,一些特殊人群,包括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以及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如6—59月龄儿童、年满50周岁者、医疗卫生保健人员等,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误区让流感疫苗还不“流行”

“虽然流感疫苗的作用很强大,但公众对它的认识还不充分,甚至存在误区。”王立中说。

王立中表示,关于疫苗有几个常见误区。首先是认为成年人不用接种疫苗。存在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认为,除了狂犬病疫苗等一些相对特殊的疫苗外,成年人根本就不用接种疫苗。同时,疫苗功效的科普宣传也经常声音微弱,更没有成年人必须接种疫苗的强制性要求,公众很难客观了解疫苗,自然不会主动前往接种。

其次是认为未成年人应少接种疫苗。未成年人接种疫苗,这本是一项硬性要求,但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农村及偏远地区,还不乏反对声音。或许反对者的初衷不无善意,毕竟疫苗本身可能有一定副作用,但殊不知,不接种疫苗一旦传染上疾病,其危害更重。

三是认为流感只是“小毛病”。不少人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对流感的危害性并不清楚,总认为多喝水、吃点药、挺一挺就好了。事实上,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不加以预防和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对身体健康存在较大危害。

“可见,要想让流感疫苗‘流行’起来,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流感相关知识的科普,加大对流感疫苗的宣传,纠正公众的错误认识,让公众在了解中接受、在宣传中推广,逐渐让流感疫苗真正成为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方法’。”王立中说。(记者 付丽丽)

关键词: 流感疫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