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课堂旁听8年 脑瘫男生成为荣誉研究生

1993年,出生11个月的谢炎廷被诊断为脑瘫。在家人的帮助下,他自主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高中毕业”的他开始憧憬大学校园。今年9月17日,在兰州大学旁听8年后,谢炎廷被授予“荣誉研究生”称号。如今,谢炎廷正在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旁听博士课程。

以“社会青年”身份高考

时间回溯至2011年,那时的谢炎廷在家人的帮助下,自学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为了帮助儿子实现“上大学”的愿望,谢炎廷的母亲刘女士到当地招生办咨询争取,最终谢炎廷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2011年的理科高考。

受身体条件限制,谢炎廷只能做选择题,所有科目的选择题总分为280分,谢炎廷考了262分,其中数学部分是满分。但262分的高考成绩,谢炎廷还是无法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

“我想上大学”依然是谢炎廷2011年最大的心事。

谢炎廷母亲经过朋友帮忙,找到时任兰州大学数学院院长张和平老师,听完谢炎廷的故事后,张老师被谢炎廷对知识的渴求和其家人的坚持感动了,当即表示同意并支持。就这样,谢炎廷作为旁听生,不拿学位证和毕业证,开始旁听兰州大学2011级本科课程。

数学教授一路帮扶8年

徐守军是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教授,他作为数学老师,给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大一新生上《解析几何》。“上课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后排靠近门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有点奇怪’的学生,面部表情不自然,肢体好像不太协调,眼睛却一直盯着黑板。”徐守军回忆,课后他走过去询问情况,才发现这位特殊的学生手脚畸形,讲话吃力,“但是他不做笔记,全靠耳朵听。”徐守军不禁怀疑,这个学生到底能不能听懂他的课。听到谢炎廷的曲折故事以后,徐守军打消了这个顾虑,开始特别关照这个“了不起”的学生。

上课的时候,徐守军会有意识地与谢炎廷进行眼神交流,“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就观察一下他的表情判断他的接受情况,看他点头,就知道他明白了;看到他皱着眉头,那肯定是还有疑惑,我就重新再讲一遍”。课间的时候,徐守军总会主动走到谢炎廷坐的位置旁,蹲下来与他交流 。刚开始,徐守军完全听不懂谢炎廷在说什么,就猜测他想表达的意思,写到纸上让他确认,慢慢地师生二人的交流就基本没有障碍了。

有时,谢炎廷的家人不能来接他下课,徐守军就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帮谢炎廷背书包,送他回住处。谢炎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一根手指打字、发邮件询问徐守军,徐守军都会查资料尽快回复他。

徐守军介绍,2015年6月,谢炎廷不仅完成了数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中包括近30门专业课和数门英语政治公共课在内、共计150多个学分的学习,期间“没有缺过一次课,包括英语口语课”,而且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完全不低于我们正规的学生”。

从2011年直到现在,徐守军与谢炎廷师生二人一起走过了8年。

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谢炎廷又继续旁听徐守军的研究生课程。

2018年6月,谢炎廷像其他同学一样,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这是一场以谢炎廷为主、徐守军为辅的“毕业答辩”,一个在台上慢慢讲解,一个在台下细致补充。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谢炎廷在同级硕士研究生中算中上水平。之后,谢炎廷跟着徐守军,继续旁听兰州大学的博士课程。

在徐守军的指导下,谢炎廷在学术上也取得了成果。2014年秋季,徐守军在《组合数学》课上提出的问题引起了谢炎廷的兴趣。看到谢炎廷的兴致很高,徐守军提出让谢炎廷将这个问题作为论文选题,尝试着写一篇论文。为了完成这篇论文,谢炎廷在纸上反复画图,常常一坐就是一个上午,直到有了新的思路,再去找徐守军沟通修改。2017年,谢炎廷与导师合作的这篇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读书期间,除了生理上的困难,谢炎廷也曾对未来感到迷茫。旁听研究课程以后,谢炎廷有段时间突然提出不想再读了。一方面,谢炎廷感觉到研究生课程更难,在学术上遇到了瓶颈;另一方面,他不知道这么读下去,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徐守军告诉谢炎廷,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就想想霍金,“偶像”的事迹让谢炎廷逐渐打消了放弃的念头。

2018年8月,谢炎廷受邀参加第八届全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大会,他原本有资格上台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后来由于语言表达不便,就没有申请。但这让谢炎廷和他的母亲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如今,谢炎廷已经在旁听博士课程。看着儿子一点一滴的成绩,谢炎廷的母亲对徐守军和兰州大学充满感激,她说:“谢炎廷身患残疾无疑是不幸的,但能遇到这么热心的老师同学,他太幸福了。”而对谢炎廷来说,他希望能像霍金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后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社会作贡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