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600多万中国游客选择国庆假期出境游,这一预测让众多海外旅游目的地动心不已。据外媒报道,俄罗斯相关专家建议热门旅游地区的监管机构和警方招募了解中国国情和懂汉语的工作人员,以迎接不断壮大的中国游客客流;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中文服务已经成为趋势,并成为雇主聘请员工的第一守则,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取与中国游客做生意;以色列今年10月份将推出中国人在以色列的导游培训计划,以便为中国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中国出境游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的贺词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未来5年,中国将有7亿人次出境旅游。庞大的中国游客群体正推动着各个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自觉进行改变。面对不断成长、成熟的中国游客,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是众多海外旅游目的地获得中国游客青睐的不二法门。
清除错误刻板印象
规模庞大的中国游客的脚步遍及全球,有关中国游客的负面报道会不时见诸媒体。“素质差”曾是许多海外旅游目的地贴在中国游客身上的标签之一。
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日,全球最大的网上住宿预订网站Booking.com(缤客)进行了一次涉及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国游客早已加入了可持续旅行者行列,远高于全球旅客的平均水准,中国游客更愿意通过环保的住宿和出行方式为全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据缤客的负责人介绍,中国游客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更加入乡随俗的方式在当地旅游和体验。
与此相似,对于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偏好也同样存在认识误差。相当长的时间里,许多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认为中国游客“出国旅游就是为了购物”,推出专门面向中国游客的购物节、商品促销等,都是为了吸引这些“行走的钱袋子”的举措。事实上,只有不到15%的中国游客将购物作为旅行的主要目的。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已经逐渐从“买买买”即购物为主,发展到“慢慢慢”的休闲度假的目的地生活体验阶段。同时,中国游客的海外购物行为也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更加理性。正如奥纬咨询合伙人亨特·威廉所说,“你需要为不仅仅对购物感兴趣的中国游客做好准备,他们想要体验。”海外旅游目的地都需要改变对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他们的新面孔。
“欢迎中国”有标准
日前,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副部长多丽娜·比安琪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上透露,意大利目前正在通过“欢迎中国”计划来改善对中国游客的接待体系。该计划的内容包括改善宾馆设施,使其更适应接待中国游客,在意大利主要机场和火车站添加中文标识,向中国游客全面展示“意大利制造”的魅力等。
不仅是意大利,许多目的地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欢迎中国”计划,并拟定相关标准。中国游客早期出境游时面临的“难题”,诸如无中文标识、不习惯西餐等,如今已得到很大改善。“不管是早餐要吃饭或喝粥,还是午餐和晚餐要供应不同类型的海鲜,都应该符合中式餐饮的习惯。”皇家加勒比海游轮公司总裁亚当·戈尔茨坦的话代表了很多业者的态度。
旅游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撰文指出,中国游客喜欢聚餐、不喜欢太软的床等,海外目的地需要对设施设备、空间布局和服务流程等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刘思敏说,很多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会根据中国游客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生活习惯和出游习惯等来进行相应的配合,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更多海外目的地开始注意到中国游客个性化的需求,不再仅是“一招鲜”,而是不断推出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定制旅游产品。
关注中国游客情感需求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第一层次为生理需求,第二层次为安全需求,第三层次为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第四层次为尊重的需求,第五层次为自我实现的需求。中国游客也同样有着需求层次的变化。
中国出境游客的需求正逐渐从第一、第二向更高层次转变。
总部设在上海的邮轮运营商天海邮轮公司首席执行官莫付生表示:“中国乘客非常注重家庭,他们喜欢花许多时间与家人待在一起。目前,我们都在适应并了解更多中国游客究竟想要什么。”相较于对家庭的“小爱”,对整个中国游客群体来说,对国家的“大爱”才是影响他们出游的关键因素。
今年年初,韩国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的决定引发中国的强烈抗议,赴韩旅游受到许多中国游客自发抵制。据携程旅游预测,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国赴韩国旅游降幅最大,预计同比下降七成左右,韩国旅游业很可能错过中国这一超级“黄金周”。
旅游不仅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这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国家外交大局中,旅游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目的地国家对中国友好与否,影响着中国游客的脚步是否踏上那片土地。
近日,网络上一则外国旅游局吸引中国游客的新闻,网友的评论应当引起海外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足够的重视与思考:“对中国友好才是吸引中国人的最佳方式,因为中国人是‘感情人种’。”“不能又要中国人的钱,又暗中给中国使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