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西南联大纪念馆参观。 |
春城秋意浓,一个80年前的老教室,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老教室位于云南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边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80年前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西南联大。这个老教室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又如何承载并传递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怀?
一段“长征”路,保留了中国教育的火种
一座低矮平房,异常简陋,里面只有椅子没有课桌,寻访的游人却络绎不绝,只因战火中弦歌不辍的一段传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平津告急,北大清华南开等名校只得南迁,先到长沙,旋即西迁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吴宝璋介绍,西南联大选址昆明,既因为离战区较远相对安全,也因为交通相对便利,便于数千师生、图书实验器材等教学设备的转移和采购。
由于经费所限,不少师生不得不选择步行。“当时大家一腔热血,纷纷请愿步行,反倒是主动要求乘坐轮船到越南再经滇越铁路抵达昆明的人较少,后来学校不得不决定步行前往昆明的男生必须通过体检,才解决这一‘难题’。”吴宝璋说。
3000多里行程,却保留了中国教育的火种,联大西迁昆明,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
抗战结束后,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召开结业典礼,三校也北返复办。临行之时,三校决定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希望留下一个不走的西南联大”。如今,云南师范大学仍为云南发展源源不断输送着人才。
一座老房子,讲述不屈抗战史
土基墙、茅草顶,低矮平房,虽然条件简陋,可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也算齐全。由于辗转多地,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图书资料并不充裕。“常常图书馆还没开门学生就早早排队等候,而学生被处分最重要的原因竟是借阅图书逾期,这样的学习氛围,人才辈出并不奇怪。”吴宝璋说。
尽管学习努力,但西南联大毕业率却只有大概一半。“西南联大8年,前后有8000名学生就读,可最后拿到文凭的大概也就4000人。”吴宝璋说。
这倒不是因为学生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不少联大学生选择了投笔从戎,滇西战场活跃着联大学生的身影。
“西南联大本就是战争期间办学的权宜之计,受经费等限制,建筑质量很难跟楼房相提并论。”吴宝璋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大,招生规模扩大,原有狭小的教室和实验室再也无法承担起使用功能,越来越多新的楼房取代了原来低矮的土基房。
但最后一栋教室,却完完整整保留下来。教室黑板前的校歌,仿佛仍然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这片旧址,呼唤的不仅是游客
“现在整个旧址免费开放、免费讲解。”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的李娅研究员告诉记者,“来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云南师范大学已经在呈贡新建校区,而腾出的联大旧址则恢复了图书馆和两间茅草邸。
志愿讲解员李苏坦言,之所以选择云南师范大学就是因为被西南联大厚重的历史所吸引,“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回味当年艰苦环境办学的不易,也勉励自己珍惜当下。”
“历史不能重复,但精神应该传承。科学、民主、爱国,刚毅坚卓,联大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吴宝璋说,除了开放展览,还可以开展更多工作。“现在的条件比原来好多了,可以吸引更多三校名师前来研究、教学,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