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跟顺丰的摩擦已经停火,在主管部门协调下,双方握手言和。但快递业的激烈竞争并没有进入稳态,仍然是进行时。我想说的事,这种长期较量,有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可见的将来,物流快递行业仍会稳步前进,效率不断提升。
还是先简要回顾一下顺丰跟菜鸟摩擦的过程:
6月1日凌晨,顺丰主导的丰巢率先关闭了对菜鸟网络的物流数据接口,导致数据不能回传。菜鸟则关闭了对丰巢的部分手机信息回传。当日上午10点,顺丰又停止了全部淘宝物流数据的回传。下午,菜鸟对外表示这对给百万消费者和商家造成了收发货的困扰和风险损失,建议商家采用其他快递。
随后,双方各自阵营的“盟友”纷纷发声站队。京东、美团等挺顺丰,苏宁、易果生鲜等则和菜鸟站成一队。
战事正酣之时,国家邮政局火速出手。至6月2日晚间,国家邮政局发布公告称:“国家邮政局召集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高层来京,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进行协调。”
协调的结果是:双方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回过头来说,顺丰为什么看菜鸟不顺眼?
很简单:因为菜鸟在培养顺丰的竞争对手,威胁其霸主地位。
菜鸟成立的这几年,不断对外输出赋能,“通达系“快递公司同期越来越强大。4年前,通达系几大快递公司大打价格战,无心经营服务质量。那时候一个快递平均要四五天。现在两三天收货已经成了常态,甚至有不少当天就能收货。双十一是最有对比性的,几年前,每逢双十一快递就“爆仓”。但是这几年,虽然双十一的包裹一年比一年多,“爆仓”这个词却已经淡出历史了。而且这种进步是在通达系快递价格没有上涨的情况下获得的。
2016年,通达系几大快递公司利润增幅都在60%以上,韵达甚至达到120%,对顺丰来说,已经是无法消灭的对手。
这背后就是菜鸟平台大数据的力量。
跟顺丰类似,阿里的电商老对手京东也敌视菜鸟。2016年7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做客央视财经栏目《对话》时评价,菜鸟网络本质上还是要在几个快递公司之上搭建数据系统,说得好听一点是提升这几个快递公司的效率,说得难听一点,最后,几家快递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会被菜鸟物流吸走。
这些阴谋论其实都站不住脚。
实际运作中,菜鸟的合作伙伴中有好几家是百亿级别的快递企业,他们的独立性其实很强。所以,即便是在与菜鸟合作之后,中通,申通,韵达等依然联合顺丰,推出了丰巢项目。
不过,从丰巢的A轮融资之后也可以看到,除了顺丰之外,中通,申通和韵达的脚步已经放缓,尤其是中通和申通,重心似已重新放到菜鸟之上。
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几年磨合下来,他们在各种拉锯中得到了成长壮大。顺丰独大,如果真成了虎狼之秦,对他们有多少好处?
而菜鸟的观念是,通达系只有成为不同形式的“顺丰”,才能满足未来的物流需要。只有更多的“顺丰”出现,才可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智慧化物流——菜鸟做的是平台。平台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做平台需要技术能力,需要开放的价值观支撑。
传统物流方式无法匹配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必须靠庞大的算法来优化。阿里巴巴2016四季度财报显示,其旗下大数据平台菜鸟网络赋能物流提效明显,订单处理能力迅速提升,日均处理包裹量已经达到5700万个。2016年“双十一”期间,菜鸟帮助商家和物流合作伙伴处理了6.57亿个包裹,消费者满意度高于过往几年。
千亿包裹时代马上到来。2016年,全国313亿件快递,对应的快递从业人员为200多万人。据阿里研究院预测,5-8年内,中国年快递量将达到1000亿件——面对每天3亿的包裹量,伴随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如果没有大数据平台作为背后支撑,传统物流方式岂能承受?
当然,顺丰方面内功强健,物流之外,也有意布局电商板块,屡败屡战。
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英法七年战争,双方是欧洲两大军事同盟,一是“英国——普鲁士同盟”,另一是“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所以称之为“英法七年战争”。战争结局,不像是秦灭六国,而是英国取胜,法国也不算失败,两国都更加强大了,欧洲作为整体,在世界上形成了无人匹敌的竞争力。这也许是中国物流快递行业未来的产业格局。